主桁架是懸澆過程中的主要受力構件,為了增強其剛度以及施工過程的穩定性,需在前后兩端和中部加設三道桁架橫系梁,橫系梁由型鋼焊接。注意由多片貝雷架組成時受力是不均勻,計算共同受力時要折減。底籃由下橫梁和底模系統組成。下橫梁分前后橫梁,根據懸澆箱梁的重量及吊桿的分布,前后橫梁一般均采用2根工字鋼并排放置,工字鋼之間用鋼板間斷焊接形成整體橫梁,前后橫梁上縱橫向鋪設多根工字鋼,橫向工字鋼上鋪設6 mm厚鋼板組成底模系統。
掛籃后上限位大承受86t水平力(C22號梁塊施工)。但三個后上限位受力很不均衡,中主梁后上限位承受62%的水平力,兩邊主梁后上限位僅承受38%水平力。三個后上限位結構相同,中主梁后上限位控制設計。掛籃走行分三步進行:,將掛籃后錨固換成后反壓,走行掛籃主梁;第二,安裝掛籃后上限位,走行底模及外模;第三,走行內模。內模走行時,梁塊底板及腹板鋼筋已綁扎,斜拉索未安裝,掛籃前端荷載傳到主梁,此時為不利狀態。斜拉索安裝完成后,不再有傾覆問題。
掛籃優點:
(1)掛籃部件受力合理、重量輕,經濟 。
(2)掛籃構造簡單,機加工量少,一般可在現場自制。大型結構件采用螺栓連接,拆除后可做其他用途,提高了構件的重復利用率。
(3)掛籃斜拉索采用拉桿式設計,斜上橫梁與主梁間使用球形鉸座,自動適應斜拉索角度變化,使斜拉索不彎曲,調索簡單。后下限位采用抗剪柱加螺旋千斤頂。受力明確,結構。
(4)掛籃主要受力部件為鋼箱梁,而非桁架,混凝土灌注過程中總變形< 1cm。灌注前只需預抬5~10mm,就無需再做其他調整。掛籃后吊索的預緊,有效防止了新、舊接縫的錯臺、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