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
1.必須保證模板安裝的垂直度,安裝好后不得碰撞模板。
2.三角掛架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必須有防止模板受振發生位移的可靠措施。內外模板必須連接牢固,每塊模板用兩道鋼絲繩、倒鏈與內橫墻拉結牢固,以防模板受振動時位移。
3.改進模板設計。在模板的上下兩端固定一道木板或橡膠板及橡皮條。澆完混凝土后,每層墻面出現一道凹槽腰線。支上層模板時上層木板(或橡膠板)緊貼于凹槽內,可防止出現錯臺漏漿,即使出現不平或錯臺,也便于進行修補。
4.在混凝土墻上預埋ф16螺栓,先套入限位槽鋼,嚴格按水平標高控制線調平緊固,使支承槽鋼有足夠的承載力,再將大模板落入緊固限位槽鋼上,調整緊固限位螺栓,使墻模完全緊貼在已澆混凝土的墻面上。為了更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漏漿,使外墻混凝土達到過渡平滑并保持下層混凝土墻清潔。
【分析】
1.木模板周轉次數多,其表面剛度不足,拆除時表面模板皮殘粘在混凝土面層上。
2.使用了失效的脫模劑或脫模劑刷不均勻、漏刷。
3.脫模過遲,未及時養護,混凝土表面溫度過高,其早期表層強度發展過快,混凝土粘連木模。
【措施】
1.對于經過多次周轉使用的木模,剔除其中表面剛度不足或彎曲變形的木模。僅局部表面剛度不足的木模,使用前應重新修補。
2.木模拆除后應及時清理表面砂漿及翹皮,認真涂刷有效的脫模劑。
3.采用快速拆模體系,當混凝土強度大于1.2MPa時,及時松開模板,對混凝土淋水養護。
f、為防止在澆筑外墻混凝土時污染下層墻體,在大模板下方沿墻四周粘貼寬膠帶紙,并用100×100方木撐開,使個別部位流出的漿不至于滴到墻上。
2)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a、大模板運到現場后,要清點數量,核對型號,清除表面銹蝕和焊渣,板面縫隙要用環氧膩子嵌縫,模板背面要刷好防銹,并用醒目字體注明模板編號,以便安裝時對號入座。大模板的平臺、欄以及鐵爬梯,必須齊全。
b、進行模板的組裝和試裝,必須對自穩角進行調試,檢查地腳螺栓是否靈便。
c、吊裝前,應對大模板進行試吊裝,檢查模板和吊具的整體穩定性,確無問題后,按設計的安裝順序吊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