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不掌握混凝土側壓力對模板的影響程度,使用的模板柱箍材料截面及剛度小,柱箍設置的間距大,澆搗混凝土的側壓力會將模板柱箍向外推移,柱箍被拉開,造成模板爆模,混凝土漏漿、不密實,形成蜂窩或孔洞,混凝土截面尺寸超過允許偏差值。
【措施】
根據柱子的混凝土重量、截面尺寸、側壓力大小,合理選擇柱箍的用料。柱箍的間距根據柱子斷面的大小及高度,每隔600~1000mm加設一道牢固的柱箍,柱箍應卡緊模板,防止爆模。
【分析】
1.異形柱陰角處無法設置柱箍,陰角處木模固定完全靠銷栓或對拉螺栓,由于銷栓和螺栓數量配備不足,在混凝土振搗時產生脹?,F象。
2.樓面平整度差。立模前未用水泥砂漿找平或封堵,封模后用木片、水泥袋紙等塞縫,澆筑混凝土時水泥漿外溢,拆模后有紙片、木片等嵌入混凝土內。
3.模板拼縫不嚴,陰角處的模板剛度不足,振搗棒插入混凝土內過深,振搗時間過久,使模板底部承受的側壓力過大而漏漿,出現蜂窩、麻面或露筋。
4.柱模板未澆水濕潤,柱混凝土澆筑前未鋪一層水泥砂漿。
拆除混凝土梁、板模板和支架后,施工荷載超過了使用荷載,且梁、板下不加設臨時支撐
【分析】
當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要求而拆除梁、板模板和支架時,如果施工荷載大于使用荷載,混凝土就會產生裂縫甚至破壞。如施工中各工種交叉作業,磚、模板、鋼管等材料堆放在混凝土梁、板上,這些施工荷載變化大,易造成混凝土梁、板裂縫甚至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