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模板表面用廢機油涂刷或混凝土殘漿不清除即刷脫模劑,,造成混凝土污染以及混凝土表面出現麻面等缺陷。
原因分析如下:
1.拆模后不清理混凝土殘漿即刷脫模劑。
2.脫模劑涂刷不勻或漏涂,或涂層過厚。
3.使用了廢機油脫模劑,既污染了鋼筋及混凝土,又影響了混凝土表面裝飾質量。
【措施】
1.拆模后,必須清除模板上遺留的混凝土殘漿,再刷脫模劑。
2.嚴禁用廢機油作脫模劑,脫模劑材料選用原則應為:既便于脫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裝飾。選用的材料有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其混合液和各種專門化學制品脫模劑等。
3.脫模劑材料宜拌成稠狀,應涂刷均勻,不得流淌,一般刷兩度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過厚。
4.脫模劑涂刷后,應在短期內及時澆筑混凝土,以防隔離層遭受破壞。
【分析】
1.采用的模板剛度差,兩側模板組裝松緊不一。
2.未采用振搗棒振搗密實。
3.未采用對拉螺栓,只采用對頂支撐或鐵絲拉結固定模板。
4.澆搗口處混凝土處理不細致。
【措施】
1.不得使用剛度差、周轉次數多的膠合板模板,模板應采用50mm×100mm的方木作橫肋,設穿墻螺栓,以ф48鋼管作圍檁收緊。
2.構造柱上口開設斜槽澆搗口,用小直徑振動棒將混凝土振搗密實,模板內外嚴禁用器具撞擊。
3.混凝土坍落度不宜過大,澆搗口部位應分層用微膨脹混凝土填實。
【分析】
1.木模板周轉次數多,其表面剛度不足,拆除時表面模板皮殘粘在混凝土面層上。
2.使用了失效的脫模劑或脫模劑刷不均勻、漏刷。
3.脫模過遲,未及時養護,混凝土表面溫度過高,其早期表層強度發展過快,混凝土粘連木模。
【措施】
1.對于經過多次周轉使用的木模,剔除其中表面剛度不足或彎曲變形的木模。僅局部表面剛度不足的木模,使用前應重新修補。
2.木模拆除后應及時清理表面砂漿及翹皮,認真涂刷有效的脫模劑。
3.采用快速拆模體系,當混凝土強度大于1.2MPa時,及時松開模板,對混凝土淋水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