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當模板的卡具沒卡緊時,澆搗混凝土產生的側壓力,會將局部模板向外推移,造成脹模,混凝土變形突出墻面。圈梁混凝土內外側不平,上口彎曲歪斜,不成一直線,砌上層墻時局部挑空。由于脹模導致混凝土漏漿,水泥砂漿流掛在墻面上,污染了墻面,給下道工序增加麻煩。
【措施】
1.圈梁或構造柱的模板固定通常采用在墻內留穿墻扁擔木或卡具的施工方法,圈梁扁擔木留在梁下二皮磚統一標高上,支側模時應拉通長直線,保持模板上口平直,上口寬度應有臨時撐頭控制,上口斜撐與穿墻扁擔木、上口橫檔釘牢,圈梁上口標高用豎棒按標高控制線測定,使其在同一水平線上。構造柱的模板卡具留洞在墻體大馬牙槎兩側對稱留置。
2.圈梁或構造柱模板應與墻面貼緊,卡具夾緊,使用的木制卡具或鋼管卡具等應及時檢查,發現有損壞的應修整或更換。
【措施】
1.支模過程中要反復用線墜靠吊。先安裝正面大模,通過地腳螺栓調整,用線墜靠吊垂直后再安裝反面大模,然后在反面模板外側用線墜校核,后用穿墻螺栓固定正、反大模,并隨著用線墜校核其垂直度,并注意檢查地腳螺栓是否擰緊。
2.支模完畢經校正后如遇有較大沖撞,應重新用線墜復核校正。
3.日久失修變形嚴重的大模板不得繼續使用,應由工廠進行修理。
【分析】
全現澆澆上下層墻的外墻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嚴重出現錯臺,接槎部位有水泥砂漿流出。
原因分析如下:
1.模板支搭不合要求,或支搭后碰撞發生位移。
2.支承模板的三角掛架平臺剛度或穩定性不好,使模板在振搗混凝土時發生位移。
3.模板下部與外墻密封不嚴,造成漏漿。
安裝大模板時應按模板編號順序吊裝就位,先安裝橫墻一側的模板,靠吊垂直后,放入穿墻螺栓錐形體和塑料套管,然后安裝另一側的模板,經靠吊垂直后,旋緊螺桿。橫墻模板安裝后,再安裝縱墻模板。模板的安裝必須保證位置準確,立面垂直。先就位的模板可用普通2m長靠尺板進行檢查,后安裝的模板可用雙十字靠尺在模板背面靠垂直度,不垂直時,通過支架下的地腳螺栓進行調整。模板橫向應水平一致,不平時可通過模板下部的地腳螺栓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