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錨固鋼筋連接套長度及安裝質量;后錨固安裝完畢,應用千斤頂頂起試拉,以檢驗其承載能力。主梁前支點的主要作用:1.當掛籃移動時,前支點應具有滑行功能;2.當灌注節段混凝土時,前支點應能承受強大的支點反力。掛籃就位后,起頂前支點,安裝兩側的墊塊以承受前支點反力。掛籃采用前、后支點直接在滑道上滑行。掛籃使用千斤頂或導鏈驅動。主梁后支點主要承受掛籃移動時后支點拉力,后支點應有較大的剛度,避免掛籃走行時后支點產生較大的變形而影響其工作性能。
掛籃內模:掛籃內模采用滿布支架形式,滿布支架前支點支承在現澆節段之外的底平臺上,后支點支承在已澆節段梁體底板上。施工注意事項:1.Φ32豎向預應力鋼筋位置應準確,以利主梁滑道及后錨固點安裝, 端部絲扣應有保護措施,防止灌注混凝土過程等施工過程中受到污染或撞傷。
掛籃有4根斜拉索,箱內兩根,箱外兩根。根據內、外斜拉索分別采用不同的形式。斜拉索下端鉸接于前托梁,上端通過螺母錨固壓在斜上橫梁上。調節錨固螺母可以改變斜拉索的索力大小。斜拉索解除前,掛籃底模平臺需進行支承體系轉換,將底模平臺前端臨時吊掛在混凝土箱梁底板上。以代替斜拉索吊掛底模平臺,便于主梁及滑梁的走行。掛籃有4根后吊索,后吊索下端接后托梁,上端錨固于混凝土箱梁底板,和斜拉索一道為掛籃底模平臺提供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