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杯基中心線彈線未驗方。
2.杯基上段模板支撐方法不當,澆筑混凝土時,杯芯木模板由于不透氣,相對密度較輕,向上浮起。
3.模板四周的混凝土振搗不均衡,造成模板偏移。
4.操作腳手板擱置在杯口模板上,造成模板下沉。
5.杯芯模板拆除過遲,粘結太牢。
1.杯形基礎支模應首先找準中心線位置及標高,先在軸線樁上找好中心線,用線錘在墊層上標出兩點,彈出中心線,再由中心線按圖彈出基礎四面邊線,要兜方并進行復核,用水平儀測定標高,然后依線支設模板。
2.木模板支上段模板時采用抬轎杠,可使位置準確,托木的作用是將轎杠與下段混凝土面隔開少許間距,便于混凝土面拍平。
3.杯芯木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表面涂隔離劑,底部應鉆幾個小孔,以便排氣,減少浮力。
4.澆筑混凝土時,在芯模四周要均衡下料并振搗。
5.腳手板不得擱置在模板上。
6.拆除的杯芯模板,要根據施工時的氣溫及混凝土凝固情況來掌握,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錘輕打,撬棍撥動。較大的芯模,可用倒鏈將杯芯模板稍加松動后再徐徐拔出。
【分析】
1.梁底模支撐間距過大,模板剛度過小,支撐不牢。
2.支撐底部未設墊塊或支撐地基未夯實,地耐力不足,地基變形下沉。
3.當梁跨度大于4.0m時未起拱。
4.拆模過早。
【措施】
1.一般普通的梁板模板按照經驗進行配置,梁底模下必須設置通長的木枋進行支撐。但對于深梁、大梁必須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驗算模板的剛度、強度及穩定性。
2.對于梁板模板支撐間距過大的情況,必須加密補強后驗收合格方允許澆筑混凝土。
3.首層頂板的梁板的支撐必須設置墊塊,地面的回填土必須夯實,且有排水措施,雨天施工前后應加強對支撐的檢查處理。
【措施】
1.支模過程中要反復用線墜靠吊。先安裝正面大模,通過地腳螺栓調整,用線墜靠吊垂直后再安裝反面大模,然后在反面模板外側用線墜校核,后用穿墻螺栓固定正、反大模,并隨著用線墜校核其垂直度,并注意檢查地腳螺栓是否擰緊。
2.支模完畢經校正后如遇有較大沖撞,應重新用線墜復核校正。
3.日久失修變形嚴重的大模板不得繼續使用,應由工廠進行修理。
【分析】
全現澆澆上下層墻的外墻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嚴重出現錯臺,接槎部位有水泥砂漿流出。
原因分析如下:
1.模板支搭不合要求,或支搭后碰撞發生位移。
2.支承模板的三角掛架平臺剛度或穩定性不好,使模板在振搗混凝土時發生位移。
3.模板下部與外墻密封不嚴,造成漏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