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不掌握混凝土側壓力對模板的影響程度,使用的模板柱箍材料截面及剛度小,柱箍設置的間距大,澆搗混凝土的側壓力會將模板柱箍向外推移,柱箍被拉開,造成模板爆模,混凝土漏漿、不密實,形成蜂窩或孔洞,混凝土截面尺寸超過允許偏差值。
【措施】
根據柱子的混凝土重量、截面尺寸、側壓力大小,合理選擇柱箍的用料。柱箍的間距根據柱子斷面的大小及高度,每隔600~1000mm加設一道牢固的柱箍,柱箍應卡緊模板,防止爆模。
【分析】
墻體垂直偏差大,超過規范要求。有的整個一道墻都很嚴重,有的只是一端傾斜嚴重。墻體垂直偏差過大將影響樓板擱置長度,也易造成墻體局部支承壓力增大。
原因分析如下:
1.支模時未用線墜靠吊,或擰緊穿墻螺栓后未進行復查。
2.大模板地腳螺栓固定不牢,模板受物體猛烈沖撞后(如外墻板的碰撞等)發生傾斜變形,事后又未進行糾正。
3.大模板本身變形,扭曲嚴重。
4.模板支搭不牢,地腳螺栓未擰緊;振搗混凝土時過猛,使模板發生變位。
1—柱內鋼筋 2—加焊鋼筋,長與柱外包齊
4.成排柱模支撐時,應先立兩端柱模,校直與復核位置無誤后,頂部拉通長線,再立中間各根柱模。柱距不大時,相互間應用剪刀撐及水平撐搭牢。柱距較大時,各柱單獨拉四面斜撐,保證柱子位置準確。
5.根據柱子斷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80~120cm應加設牢固的柱箍,防止炸模。
6.柱模如用木料制作,拼縫應刨光拼嚴,門子板應根據柱寬采用適當厚度,確?;炷翝仓^程中不漏漿,不炸模,不產生外鼓。
7.較高的柱子,應在模板中部一側留臨時澆灌孔,以便澆筑混凝土,插入振動棒,當混凝土澆筑到臨時洞口時,即應可靠封閉。